醫院核定床位610張,實際開放床位820張,F有在編職工926人,其中高級職稱123人,中級職稱326人。設有50多個臨床醫技科室,目前開放50多個專家?崎T診,其中血吸蟲病科為省醫學重點扶持學科,心內科、血液病科、呼吸科、消化
科、危重病醫學科、腫瘤外科、肝膽外科為嘉興市重點學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神經外科、腎病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科、眼科、結核病等特色?圃诩闻d及周邊地區頗有影響。嘉興市醫學情報站、嘉興市急救中心、嘉興市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器官移植中心、臨檢質控中心、放射質控制中心、糖尿病防治中心、血吸蟲病防治中心、結核病防治臨床部分均掛靠本院。
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醫療質量為核心”的宗旨,大力實施科技興院,進入新世紀后,投資5000多萬元引進了Philips1.5T全身磁共振、GE多排螺旋CT、大型DSA、GE全數字化多普勒彩超、西門子直線加速器、ECT、流式細胞儀等一大批高精尖設備,軟硬件設施在嘉興領先。醫院先后開展了腎臟移植、同種異基因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細胞移植、冠狀動脈搭橋、急診PTCA治療急性心肌梗塞、射頻消融等項目,部份?频募夹g水平已跨入國內、省內先進行列。
根據嘉興市城市總體規劃,嘉興市*醫院將整體遷建。新址坐落于中環南路嘉興大橋西南側,占地138750平方米,投資4.95億元,將建成1500張床位、總建筑面積182000平方米的大型園林式醫院,預計2009年5月竣工。建成后的嘉興市*醫院將成為集臨床、教學、科研于一體的嘉興市醫療中心。
嘉興市*醫院在骨科、傳染病科、婦產科、兒科、普外科等領域有較深的造詣。
1951年9月,嘉興市人民政府接管圣心醫院。
1952年9月,與嘉興市人民政府醫務所合并,改名為嘉興市立醫院。
1954年11月,更名為嘉興市*醫院。
1989年9月,成為浙江醫科大學教學醫院。
1992年9月,嘉興市血吸蟲病防治院和嘉興市結核病防治所臨床部分并入嘉興市*醫院。
2001年,成為嘉興學院附屬*醫院。
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努力,現已發展成為嘉興市設施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的集醫療、預防、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現代化綜合性三級乙等醫院。為首批“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衛生部首批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浙江省高等醫學院校優秀教學醫院,省級文明單位,嘉興市首批醫保定點醫院。
醫院辦公室 | 人事科 | 醫務科 | 護理部 | 科教信息科 | 臨床教學辦公室 |
黨委辦公室 | 門診部 | 設備科 | 工會辦公室 | 考核辦公室 | 醫保辦公室 |
防保院感管理科 | 總務科 | 財務科 | 醫院遷建辦公室 | 對外聯絡辦公室 | 綜合治理辦公室 |
醫療事件處理辦公室 | 晚血管理辦公室 | 計算機信息中心 | 醫療質量監控辦公室 | 后勤服務中心 | 保衛科 |
目前配備有GE大型數字減影心血管造影系統,3臺國際一流的心臟專用彩超、兩臺15套動態心電圖儀、大型心臟電生理儀、經食道心臟電生理檢查系統、心臟運動平板檢查儀、核素心肌顯像系統及高檔床邊監護儀、遙測心電監護儀、主動脈囊內反搏儀等先進設備。
1985年,本科成功地安裝了嘉興市首例永久型人工心臟起搏器。以后陸續開展了漂浮導管心臟血流動力學監測、急性心肌梗塞靜脈溶栓、冠脈內溶栓、經皮二尖瓣球囊擴張術、經皮冠狀動脈內成形術(PTCA)和冠脈內支架植入術、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TCA及支架植入術,近年來又先后開展了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射頻消融治療、心力衰竭的再同步化起搏治療,經橈動脈冠脈造影及PTCA與支架植入術、先天性心臟病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的經皮導管封堵術、肺動脈狹窄的經皮介入擴張術等大批高新技術項目,在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診療方面跨入了國內先進行列。
目前本科每年的?崎T診病人數1萬余人次,年出院病人數達1700多人次。有大批的心血管病重癥病人在這里得到成功救治,更有大量的心血管病人經本科的精心治療而獲得康復,同時還有大量的院內外病人得到過本科的會診治療,本院心內科特別重視與強調心血管疾病的規范化治療。由于成績顯著,多次受到上級部門的表彰及病員與家屬的好評。在做好臨床工作的同時,本科也非常注重科研創新,每年發表中華等各級論文20余篇,多次舉辦了具有Ⅰ類學分的省級繼續教育學習班,多項臨床科研獲浙江省醫藥衛生科技創新獎、嘉興市科技進步獎和市衛生局新技術項目獎。
本科一貫致力于良好的醫德醫風建設,先后被命名為市級及省級青年文明號,現為嘉興市衛生系統*“全國青年文明號”,心內科護理部是嘉興市“優質護理示范崗”。
呼吸科
呼吸科擁有2個病區和2種門診(呼吸科門診和肺科門診),核定床位100張,其中呼吸二科是全市結核病定點診治病區,擁有電子纖支鏡、肺功能儀、生化肺功能、睡眠呼吸監測儀、血氣分折儀、動態血氧飽和度監測儀、胃食道ph測定儀、結核桿菌快速培養儀、Bipap和CPAP呼吸機等一大批國際品牌的高精尖?圃O備。學科規模、軟硬件設施居全市領先,2006年呼吸科門診數18336人次、出院病人數2560人次、超過全市呼吸科門診和出院病人總數的50%,在本市和周邊城市有知名度,在省內有一定影響力。
?圃诜尾扛腥、慢阻肺、睡眠障礙、哮喘、胸膜疾病和肺部間質性疾病的診治以及肺癌的早期診斷方面有豐富臨床經驗。常規開展經纖支鏡肺活檢和刷檢術(TBLB)、支氣管肺泡灌洗、B超或CT引導下經皮肺活檢術(TTNB)、經皮肺活檢細菌培養術等技術項目,已開展纖支鏡檢查7000多人次,經皮肺活檢術100多人次。
該科在肺癌診治方面目前開展呼出氣冷凝液腫瘤標記物測定、18F-FDG肺部腫塊代謝測定(SPECT)、99m锝-MDP全身骨顯像、血清多種腫瘤標記物測定、肺癌EB病毒、乳頭狀病毒檢測、肺癌免疫組織化學檢測、細胞增殖抗原、癌基因、耐藥基因和微轉移早期基因診斷、肺癌介入化療、瘤內注射、放療等等,發表*和省級論文5篇;在哮喘診治方面開展哮喘病人食道PH酸返流測定、哮喘病人呼出氣冷凝液白介素和NO測定、血IgE測定、支氣管激發、舒張試驗、血嗜酸細胞定量監測等,發表省級論文5篇;在呼衰方面方面開展機械通氣、Bipap和CPAP呼吸機治療,發表省級論文3篇;在睡眠方面開展睡眠呼吸暫停監測、內皮素和一氧化氮測定、CPAP治療和手術治療,發表省級論文6篇;在肺結核方面開展痰抗酸桿菌涂片、普通和快速培養、痰結核桿菌DNA測定、耐藥基因檢測、肺結核病人抗癆凝膠治療,發表*和省級論文2篇;在肺纖維化方面開展ANCA系列測定、肺活檢免疫病理、纖維化檢測,發表省級論文1篇;在肺栓塞方面開展支氣管動脈造影術、HRCT和MRI肺動脈重建成像、D-二聚體測定;在支氣管動脈方面開展選擇性和非選擇性支氣管造影術、支擴大咯血支氣管動脈栓塞術,發表省級論文1篇。
該科的國內領先技術有呼出氣冷凝液腫瘤標記物測定和哮喘病人呼出氣冷凝液炎癥標記物測定等,省內領先技術有胃食道PH和酸返流與哮喘關系、結締組織疾病肺部病變肺活檢免疫病理檢查、?2受體激動劑噴吸防止纖支鏡操作反應、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伴高血壓內皮素和一氧化氮測定、肺結核抗癆凝膠治療等等。近3年發表省級以上論文35篇,其中中華系列2篇、*4篇、省級29篇。開展市廳級科研3項,2006年《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伴高血壓的內皮素和一氧化氮研究》獲浙江省衛生廳科技進步三等獎和嘉興市科技局科技進步三等獎。
消化科該科的胃腸道內窺鏡診治頗具特色,先后開展了早期胃癌的內窺鏡診斷、內鏡下急診消化道止血、術中內鏡檢查術、胃腸息肉摘除術、內鏡下經皮胃造瘺、內鏡下食道曲張靜脈的硬化劑治療與皮圈套扎、食管狹窄的擴張治療及支架放置術、十二指腸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鼻膽引流、膽道括約肌切開等技術項目,并開展選擇性腸系膜動脈造影及手術中內鏡檢查診斷小腸出血,取得良好效果。該科還開展診斷性腹腔鏡及超聲引導下肝穿刺活檢術,對B超與CT不能確診的肝占位性病變提供了有效診斷方法。1999年起開展14C呼氣試驗檢測HP,為與HP感染有關的胃炎、潰瘍病提供簡便的診斷及判斷療效的方法。已開展了消化道出血內鏡下止血夾上血、內鏡直視下尼龍線圈結扎大息肉后電凝摘除術,取得了滿意的療效。2005日后年以來以開展了幽門螺旋桿菌培養及藥敏感試驗,為臨床醫師抗HP治療提供指導性意見。填補了本地區HP診治的空白。
1998年起承擔省科委課題——消潰素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臨床研究,利用醫院自己發明的生物制品在腸鏡下治療潰瘍性結腸炎取得滿意療效,獲2001年嘉興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6年省衛生廳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神經內科
神經內科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已建立了一支由老、中、青結合的合理的學科專業人才梯隊,目前有主任醫師一名,副主任醫師四名,主治醫師四名,住院醫師多名,由主任醫師楊柳擔任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黃菊明擔任科副主任。設置床位50張,每周一至周六開放?崎T診,門診量在市內名列前茅,同時承擔了大量的市區院外會診和五縣二區會診。
目前該科擁有省內先進的多排螺旋CT、磁共振(MRl)、ECT、動態帶視頻腦電圖、數字成影血管造影(DSA)、腦電圖、腦電地形圖、肌電圖誘發電位、TCD、B型彩超、流式細胞儀、遙測心電監護儀等設備,并與放射科、神經外科、特檢科合作,在我市率先開展了急性腦梗死的動脈溶栓治療,腦出血微創血腫清除術,肉毒素注射治療面肌痙攣,單纖維肌電圖,交感神經皮膚反應,運動單位數目估測等新技術、新項目,均取得了良好的療效,處于市內領先地位,有的項目達到省級領先地位。開展的科研協作項目“石杉堿及其注射液的研究工作”榮獲衛生部科技成果獎,科研課題“心電監護急性腦血管致心律失常的臨床探討”獲1999年嘉興市科技進步三等獎,“誘發電位、CT量表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認知功能預測價值對比”獲2003年省醫學科技創新三等獎,“注射肉毒素治療面肌痙攣”、“血小板活化指標檢測在急性腦梗死、急性冠脈綜合癥的臨床意義”等科研項目均獲市科委立項。06年“中風患者吞咽困難的研究”獲市科委立項。
崔蒙
專長:擅長心血管疾病的診治,對心血管疾病的疑難病癥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嘉興市*醫院院長,省政協委員。1963年出生,1985年畢業于浙江醫科大學醫療系,從事內科臨床,1993年赴*醫學科學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阜外心血管病醫院進修心內科。擅長心血管疾病的診治,尤其對心血管疾病的疑難病癥有豐富的臨床經驗。1998年被共青團浙江省委、省計經委、省勞動廳評為1997年度浙江省優秀青年崗位能手。2001年被評為嘉興市十大杰出青年。
整體含義:體現我院崇尚良好的醫德醫風和職業道德風尚,倡導愛崗敬業精神,追求技術上精益求精,為把醫院建設成為技術一流、服務一流的現代化醫院而不懈奮斗。
“仁愛”自古醫道為“仁術”,仁者人也,“仁愛”既是*古有倫理道德的重要部分,更是醫者必備的基本德性。即醫務人員以解除病人疾苦為目的,將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奉獻給病人。
“敬業”:就是要熱愛醫療事業、熱愛本職工作,刻苦鉆研業務技術,把救死扶傷作為自己的神圣職責,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
“務實”:指在醫學實踐中戒心浮氣燥,追求醫療技術的科學、認真、精益求精。對待病人應持有極端負責的態度,體現醫家的高度責任心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創新”:在醫療技術和醫院管理上具有開拓精神,不斷更新理念,與時俱進,克服不思進取、墨守成規的觀念和行為,全面科學地判斷形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院徽
設計理念:
整個圖形以藍色為基調,以白云為構架,象征著著“藍天中的白衣天使”和嘉興市*醫院舒適的醫療環境和白衣天使們優質的醫療服務。四朵心形白云組成的十字圖形,符合人們的傳統認知,突出醫院的特征,隱喻一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還寓意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外層的圓形設計,寓意醫院的規范、規模和放眼天際的胸懷,中英文文字直接點明主題并賦予圖形以裝飾美。
整個標志造型簡潔明了個性鮮明,視覺識別性強,并有強烈的崇高感和永恒感。
嘉興市*醫院整體遷建工程正在順利實施中,新址坐落于中環南路嘉興大橋西南側,占地138750平方米,投資4.95億元,將建成1500張床位、總建筑面積182000平方米的大型園林式醫院,預計2009年底竣工。建成后的嘉興市*醫院將成為集臨床、教學、科研于一體的嘉興市醫療中心。